2025年09月24日 17:52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早期症状发作时可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控制惊厥、及时送医、密切观察病情等措施,同时还需了解相关药物治疗知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毒性脑炎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容易发生呕吐。此时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
2. 降温:很多患者早期会有发热症状。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必须遵医嘱使用。
3. 控制惊厥: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惊厥症状。当惊厥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可将纱布或毛巾卷成卷,放在患者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若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需及时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丙戊酸钠等,同样要遵循医嘱。
4. 及时送医: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应尽快送往正规医院就诊。在送医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患者平稳,避免颠簸。到达医院后,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诊断。
5. 密切观察病情:在等待救援或送医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意识不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6. 药物治疗:确诊病毒性脑炎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同时,还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此外,还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节苷脂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所有药物使用都需遵医嘱。
7. 心理护理: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对病情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发作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控制惊厥、及时送医、密切观察病情等都是关键步骤。同时,了解相关的药物治疗知识也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遵循医嘱,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