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通
问医通 资讯 全科 保健 正文
中医教你久坐后经络保健

2025年05月16日 16:26

久坐后进行经络保健可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拉伸、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锻炼等方式来实现,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身体不适。

1.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按摩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疏风解表、行气活血;按摩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按摩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可滋阴益肾、平肝息风。

2. 经络拉伸:进行颈部的左右旋转、前后屈伸,拉伸颈部的膀胱经、督脉等经络;腰部的左右侧屈、旋转,有助于拉伸腰部的带脉、足太阳膀胱经等;腿部的前踢、后伸、侧摆,可拉伸腿部的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经络;手臂的上举、外展、内收,能拉伸手臂的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脊柱的前弯、后仰,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很好的拉伸效果。

3. 中药调理:可选用黄芪,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作用,有助于增强身体正气,促进气血运行;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改善气血不畅的状况;丹参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对久坐导致的经络瘀滞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帮助疏通经络;葛根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对颈部经络不适有缓解作用。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医嘱。

4. 艾灸疗法:艾灸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艾灸气海穴,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的功效;艾灸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能温肾壮阳、强健腰膝;艾灸神阙穴,即肚脐中央,可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艾灸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能疏风解表、清热通阳。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5. 运动锻炼: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功法,其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能全面调理身体经络气血;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可调节呼吸,促进气血流通;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能增强体质,疏通经络;瑜伽的各种体式可以拉伸身体各个部位的经络和肌肉,提高身体柔韧性;散步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能促进下肢经络的气血运行。

久坐后进行经络保健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拉伸、中药调理、艾灸疗法和运动锻炼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和不适。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经络保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进行,以维护身体的健康。但如果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