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通
问医通 资讯 全科 正文
当你疼痛难忍,封闭针是救星还是隐患

2025年05月15日 17:41

当疼痛难忍时,封闭针是否是救星还是隐患,需从封闭针的成分、适用疾病、治疗效果、可能副作用、使用规范等方面判断。封闭针成分合理,适用疾病对路时可成为救星,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隐患。

1. 封闭针的成分:封闭针通常由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组成。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等,它们能迅速阻断神经传导,起到即时止痛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抗免疫的功效,可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

2. 适用疾病:封闭针适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如腱鞘炎,由于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导致炎症,封闭针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俗称的“网球肘”,是前臂伸肌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封闭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肩周炎,可改善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滑囊炎,能减轻滑囊的炎症和积液。

3. 治疗效果:在适用的疾病中,封闭针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局部麻醉药注射后,数分钟内就能让疼痛明显减轻,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感觉舒适。糖皮质激素则在后续发挥抗炎作用,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长期缓解疼痛的目的。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疾病,经过几次封闭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显著改善。

4. 可能副作用:虽然封闭针有治疗作用,但也可能存在副作用。长期或频繁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萎缩,使皮肤变薄、弹性下降。还可能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尤其是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影响更大。另外,注射部位有感染的风险,如果消毒不严格,细菌可能进入体内引发局部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感染。

5. 使用规范:封闭针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医生要准确诊断疾病,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封闭针治疗。注射的部位、剂量和次数都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增加。一般来说,同一部位的封闭治疗次数不宜过多,两次治疗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封闭针在疼痛治疗中是一把双刃剑。当在合适的疾病中,按照规范使用时,它能凭借其成分的优势,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成为患者的救星。然而,如果使用不当,不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遵循使用规范,就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成为隐患。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封闭针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