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通
问医通 问答 内科 血小板减少 正文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应如何处理
病情描述:输血后血小板减少应如何处理

2024年11月27日 23:59

专家回答 共有1条回答

张铁锋/ 副主任医师郑州市军海脑病医院 内科

各种复杂性癫痫、难治性癫痫、成人癫痫、儿童癫痫,同时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矮小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拥有丰富经验。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感染、药物影响、基础疾病等。需要综合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停止输血、药物治疗、监测血小板数量等。
1. 免疫性因素:患者体内产生抗体攻击输入的血小板,导致其破坏。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来抑制免疫反应。
2. 非免疫性因素:如血液储存损伤、输注大量库存血等。这种情况要减少或停止输注可能有问题的血液制品。
3. 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影响血小板生成和破坏平衡。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
4. 药物影响:输血期间使用的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小板。需调整用药。
5. 基础疾病:患者本身存在血液疾病等基础病。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需要化疗。
总之,输血后血小板减少需要及时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密切监测血小板数量变化,以保障患者健康。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024年11月28日 00:47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