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22:06
吴利伟/ 副主任医师达孜区人民医院 肿瘤科
擅长肿瘤科疾病治疗
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较为少见但通常为恶性的肿瘤。其发病与石棉接触、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及电离辐射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1.发病因素:
石棉接触:长期接触石棉是重要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病毒感染:部分病毒感染可能参与发病。
慢性炎症:腹腔慢性炎症刺激可能诱发。
电离辐射:长期大剂量辐射可能导致细胞恶变。
2.症状表现:
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
腹胀:腹腔积液导致腹部膨隆。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消瘦:肿瘤消耗引起体重下降。
发热:肿瘤坏死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 等有助于发现病变。
腹水细胞学检查:查找肿瘤细胞。
病理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及类型。
4.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尽可能切除肿瘤。
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放疗:辅助治疗,控制肿瘤生长。
5.预后情况: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效果等有关。早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好,晚期预后较差。
腹膜间皮瘤是恶性肿瘤,虽然治疗有一定难度,但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年11月27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