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4日 17:28
1.疾病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见。
2.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
3.外界因素: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本病。
2.疾病症状
十二指肠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十二指肠球炎分为三型:胃炎型、溃疡病型及出血型。
胃炎型:症状与慢性胃炎相似,如上腹饱胀、隐痛,无规律性,有或无反酸,本型伴胃炎者最多。
溃疡病型:有典型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状,即规律性上腹痛,饥饿痛,反酸,嗳气,,进食后疼痛缓解。
出血型:表现为呕血,黑便,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炎症。
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早饱、胀气、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饥饿痛。
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并发症:糜烂性十二指肠球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有黑便或呕血。
3.疾病检查
1.X线,钡:餐检查:本病无明确的X线特征,轻者X线检查可无阳性改变。一般呈现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现象、痉挛、排空加速,黏膜皱壁增粗而不规则,但无,龛影,及固定畸形,故X线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
2.,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炎炎症多发于球部,内镜下可见病变部位的黏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黏膜有颗粒感及结节状增生,或黏膜皱壁肥厚粗大,或黏膜下有血管显露。可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3.黏膜活检:显示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十二指肠球炎的诊断有赖于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4.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2)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黏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4.疾病诊断
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钡剂造影来诊断十二指肠球炎,但由于十二指肠球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X线钡剂造影诊断的阳性率亦不高,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内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
5.疾病治疗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
去除可能病因: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药物、戒烟酒。
可服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黏膜保护剂。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症治疗: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辅以其他助消化药。
一般治疗:应,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少吃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红薯,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为主。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加两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
6.疾病危害
患者常出现上腹饱胀、隐痛,或者出现便血、呕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7.疾病预后
十二指肠球炎不容易癌变,只要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预后一般较好,同时要坚持用药,按照药物服用的疗程,定时服用。,戒酒,和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碳酸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