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 11:33
1.黄疸吃什么下去的快?
黄疸(Jau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及体液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当血清中胆红素超过17.1umol/L即诊断为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umol/L时临床上可见巩膜和皮肤黄染。病因】正常人胆红素的生成、转化、排泄保持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可有3个环节:即红细胞破坏和分解,成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细胞将其摄取并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红素的排泄。根据这三个环节的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黄疸。
1.溶血性黄疸病因(1)先天性或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伯氨喹啉等。2)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等。3)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败血症、毒蕈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肝细胞性黄疸原因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
3.阻塞性黄疸原因(1)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毛细胆管炎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黄疸。2)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如胆管水肿、瘢痕形成、蛔虫症、胆管结石、肿瘤。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溶血性黄疸一般黄疸为轻度黄染,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有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及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溶血,多有遗传性与家族性,常有脾大、贫血。
2.肝细胞性黄疸皮肤、黏膜呈浅黄至深黄色,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有出血。
3.阻塞性黄疸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者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尿色深、大便呈浅灰色或白陶土色。二)伴随症状1.伴发热、寒战多见于急性胆管炎、败血症、疟疾、肝脓肿、大叶性肺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2.伴肝大多见于肝炎、急性胆系感染、肝硬化、肝癌。
3.伴腹痛多见于肝癌、肝脓肿、胆石症、胆道蛔虫病、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4.伴胆囊肿大常见于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
5.伴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肝硬化、重型肝炎、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
6.伴脾大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疟疾、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7.伴腹水可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实验室检查1.溶血性黄疸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②大便色加深③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④急性血管内溶血,可有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增生2.肝细胞性黄疸①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加②尿中直接胆红素定性为阳性③尿中尿胆原与粪胆素增高与肝细胞损害及毛细胆管阻塞程度有关。毛细胆管阻塞则粪便中粪胆素与尿中尿胆素减少。如毛细胆管阻塞轻则粪便中粪胆素正常,尿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多④肝功能损害3.阻塞性黄疸①血清直接胆红素增多②粪便中粪胆素减少或消失③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色深,呈棕黑色,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四)辅助检查(1)X线检查:平片可发现结石,造影可发现胆管阻塞部位。2)B超:可发现肝内有无占位和肝管。胰腺有无异常。3)CT:可鉴别肝、胆、胰等引起的黄疸。4)放射性核素检查:可发现肝内外病变。急救与治疗】1.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进行治疗,如由乙肝引起,进行乙肝治疗;如阻塞性黄疸,酌情给以抗感染、排石、手术或放、化疗等。
2.对症治疗(1)胆石症引起疼痛:可用阿托品、哌替定。2)皮肤瘙痒:给予芦甘石洗剂,达克宁霜、克罗米通软膏、扑尔敏、息斯敏等。3)溶血性黄疸:防止血管内溶血所致肾衰竭。
2.宝宝黄疸严重怎么办?
多数准妈妈对新生儿黄疸有些概念,你甚至可能为了预防新生儿出现黄疸而开始挑剔孕期饮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和孕期饮食无关,也和母乳喂养并无多大关系。子宫相较于外界空气环境来说是个低氧环境,胎儿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现象以增加血液携氧量,从而满足对氧气的正常需求;宝宝出生后就能通过肺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那时对氧气的供应量充足,大量红细胞变得冗余,在体内衰变就会形成能引起黄疸的物质—胆红素。当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就会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表现为皮肤变黄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新生儿出现黄疸与血液中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喂养不足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极少数与溶血、感染等因素有关。除非母乳喂养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才需要暂停母乳喂养几日,否则只要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未超过14mg/分升(240mmol/升)就不需要任何干预和治疗,更没必要为不严重的黄疸停止母乳喂养。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可持续2-3个月,这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酶,使有些婴儿黄疸存在时间较长,但这不意味着婴儿黄疸程度严重,妈妈无需因为持续时长这个指标而质疑坚持母乳喂养的正确性。
如果新生儿出生一周后,黄疸指数不高于18mg/分升,就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
3.宝宝黄疸严重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阶段最常见的问题,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4天,周期为7天左右。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辅助以物理方法就可以,例如: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做适当的防护时间因人而异。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去医院照蓝光也就是紫外线,近距离的紫外线会对孩子有一定的辐射。再者就是吃茵栀黄,茵栀黄是大凉药物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排泄来降低黄疸。生理性黄疸自己就会痊愈。
所以生理性黄疸不建议照蓝光和吃茵栀黄。病理性黄疸:若黄疸超过7—10天并日渐加深或者兼有其他症状,则为病理性黄疸,需要辩证施治。中医临床分为湿热和寒湿。
一、湿热表现为:皮肤面目发黄,颜色明亮伴有发热,小便深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指纹发紫。调理思路:清热利湿清补脾,清胃,平肝,大清天河水。清脾胃助运清化湿热,平肝利胆退黄天河水请湿热利小便。
二、寒湿表现为:皮肤面目发黄,颜色较暗,精神状态不佳,四肢发凉,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而腻指纹淡红色。调理思路:温中健脾化湿外劳,清补脾,平肝揉二马。外劳二马主要是温中健脾清补脾主要是健脾化湿退黄,平肝利胆退黄。
由于这个时期得新生儿大多在吃母乳所以作为宝妈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忌辛辣。新生儿黄疸新出的几率比较高,作为父母应该密切观察情况做好判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新生婴儿黄疸是正常的吗?过了半个月还没有恢复,是不是说明肝脏有问题?
我国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变身“小黄人”也就是说,足月娃,十个有六个是“小黄人”早产娃比例更高,十个有八个“小黄人”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宝宝,称为新生儿。把新生儿出现皮肤、眼白、尿液变黄的情况,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深读君,你就说,新生儿黄疸究竟是不是病啊?深读君坦白告诉你,就像发烧一样,新生儿黄疸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新生儿黄疸都和疾病没关系,不需要任何治疗,时间到了自然就好,医学上称这类黄疸为生理性黄疸。可还有些新生儿黄疸,是疾病导致的一种症状,这可就是病了,医学上称之为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可是有大危险的。就是因为生理性黄疸的搅和,才让大家容易对病理性黄疸麻痹大意,最后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贴心如深读君,这就为宝妈宝爸们献上病理性黄疸的识别大法。
如果宝宝出生两到三天后,才开始出黄疸,颜色也比较浅,一两周颜色就正常了,还能吃能喝能拉的话,那就是生理性黄疸,不用太担心啦。
如果宝宝出生不到24小时就出黄疸了,记住哈,24小时之内,就是说黄疸出得比较早。颜色比较黄,还不吃奶,哭闹不止,粑粑有点灰白色,那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噢。深读君,说得挺吓人啊,这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怎么样?会残啦!朋友家宝宝皮肤发黄也没在意,后来都昏迷了,才送医院,结果医生说有脑损伤,会有严重的后遗症。会死的!同学家宝宝不哭不闹,也不喝奶,整天睡觉,后来觉得不对劲儿送去医院,才知道是胆红素脑病,换了血也还是走了。面对如此稚嫩的生命,深读君的心都碎了!深读君要大声地告诉新生儿父母们:新生儿黄疸如果不积极治疗,最最最大的危害,就是脑损伤,医学上叫做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的病死率高达50%75%救活的患者也有75%90%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智商低啦,运动不协调啦,耳聋啦,脑瘫啦,等等。深读君,宝宝有点黄,怎么知道是皮肤黄还是黄疸黄?深读君,宝宝出黄疸只能照蓝光吗?有没有别的好方法?为了守护祖国的花骨朵,深读君带来了超实用干货—黄疸的检查治疗篇!黄疸检查,四招走天下。查经皮胆红素出黄疸,查胆红素是关键。用什么查?经皮胆红素仪。它就像个电子体温计,放在宝宝额头上,轻轻一按,胆红素值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啦。测三次,取平均值,更准确噢!查血血液检查涵盖了超级多的信息,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更是功不可没。牢记“四看”一看胆红素经皮测的胆红素值不够准,再抽个血看看,就清楚啦。
如果血胆红素高,黄疸准没跑。二看肝功能肝对于胆红素的代谢,可是相当重要滴。查个肝功能,就能判断黄疸是不是肝生病惹的祸。三看感染像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这类检查,可以反映出有没有病毒、细菌感染,也就能判断,黄疸是不是感染搞出来的大事情。四看血型验验宝宝和麻麻的血型,看看它们是不是容易发生溶血,就知道是不是溶血造成的黄疸。查B超回顾胆红素的后半生:胆红素先在肝脏被处理过,再搭上胆汁这趟列车,穿胆囊,过胆管,来到小肠,最后跟着粑粑去了尿不湿。肝大不大?胆塞不塞?肠堵不堵?这都是要立马排除的风险,赶紧上B超,超超更清楚。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首先要搞清楚大脑有没有损伤。用眼看?等看出来的时候,病情就严重了呀,得上仪器,就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啦。电极的一端连着电脑,另一端贴在宝宝的脑袋上,打开开关,就能在电脑里看到数据啦。看结果这事,就交给医生吧。讲完检查,讲治疗。光照疗法最常用的是蓝光,这是一种波长425~475毫微米的蓝色荧光。胆红素能被蓝光分解,Duang,变成另一种可溶于水的胆红素,能够随粑粑尿尿排出体外,血里的胆红素就少啦。扒光宝宝的衣服,戴上眼罩,包上尿不湿,放进光疗箱,完美!不出四天,健健康康、白白嫩嫩的宝宝就能回到爹娘身边啦。药物治疗白蛋白白蛋白是从人体血清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这家伙看见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立刻就贴上去,三两下把胆红素收拾了,处理后的胆红素就没啥危害喽。肝酶诱导剂如果说,肝是处理胆红素的化工厂,那蛋白啦、各种酶啦,就是化工厂里的各种机器。刚出生的宝宝,肝还嫩着呢,机器啥的也动力不足啊。莫方,天空飘来五个字:肝酶诱导剂。给酶加加油,让它们勤快点,好好处理胆红素,这不,疗效杠杠滴。肠道益生菌肠道是胆红素排出体外的最后一关。此处不通,前功尽弃啊。来一波肠道益生菌,帮着收拾胆红素,好让胆红素麻溜地随着粑粑有多远滚多远。换血疗法如果胆红素已经高得非常离谱,严重威胁大脑健康,并且在短时间内没法降下来,那还有一个大招,换血!一边给宝宝输正常的血,一边把宝宝高胆红素的血放掉,来降低血里的胆红素。打个比方,游泳池换水时,一边进新水,一边排脏水,就能降低泳池内杂质的含量。深读君把一个大家都不以为意的新生儿黄疸,说成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新生儿黄疸,此间差别全都是基于深读君对孩子们真挚的爱啊!